MySQL必知必会——改善性能

针对前面各个章节,对MySQL提供进行性能优化探讨和分析的一些出发点如下:

1)首先,MySQL(与所有的DBMS一样)具有特定的硬件建议。在学习和研究MySQL时,使用任何旧的计算机作为服务器都可以。但对于生产的服务器来说,应该坚持遵守硬件建议。

2)一般来说,关键的生产DBMS应该运行在专用服务器上。

3)MySQL是用一系列的默认设置预先配置的,从这些设置开始通常是很好的。但过一段时间后可能需要调整内存分配、缓冲区大小等。

4)MySQL,一个多用户多线程的DBMS,换言之,它经常同时执行多个任务。如果这些任务中的某一个执行缓慢,则所有请求都会执行缓慢。如果遇到显著的性能不良,可以使用show processlist 显示所有活动进程(以及它们的线程ID和执行时间)。还可以使用kill命令终结某个特定的进程(使用这个命令需要作为管理员登录)。

5)总是有不止一种方法编写同一条select语句。应该试验联结、并、子查询等,找出最佳的方法。

6)一般来说,存储过程执行得比一条一条地执行其中的各条MySQL语句快。

7)使用explain语句让MySQL解释它将如何执行一条select语句。

8)应该总是使用正确的数据类型。

9)决不要检索比需求还要多的数据。换言之,不要用select*(除非真正需要每个列)。

10)有的操作(包括insert)支持一个可选的delayed关键字,如果使用它,将把控制立刻返回给调用程序,并且一旦有可能就实际执行该操作。

11)在导入数据时,应该关闭自动提交。

12)必须索引数据库表以改善数据检索的性能。确实索引不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任务,需要分析使用select语句以找出重复的where和order by子句。如果一个简单的where子句返回结果所花的时间太长,则可以断定其中使用的列(或几个列)就是需要索引的对象。

13)通过使用多条的select语句和连接它们的union语句,能极大的改进性能。

14)索引改善数据检索的性能,但损害数据插入、删除和更新的性能。如果有一些表,它们收集数据且不经常被搜索,则在有必要之前不用索引它们(索引可根据需要添加和删除)。

15)like很慢,一般来说。最好是使用fulltext而不是like。

16)数据库是不断变化的实体。一组优化良好的表一会儿后可能就面目全非了。由于表的使用和内容的更改,理想的优化和配置也会改变。

17)最重要的规则就是,每条规则在某些条件下就会被打破。